(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河,北通涿郡。    
——《通典》卷十《遭运》
材料二: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献食”。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请回答: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它目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加以概括。(2分)
(2)材料三中的江都指的是现在哪座城市?(1分)该城市位于此河哪一段(1分)今天的运河是否只剩旅游价值?(1分)请阐述你的理由(1分)
(3)材料四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1分)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交流促进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1分)
答案
(1)南北运输(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巡游享乐(2分)
(2)扬州(1分);邗沟(1分);不是(1分),还具有“南水北调”、运输、考古等现实价值(任一点1分)
(3)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已经是当时的经济重心)(1分);
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开发)(1分);
②、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推动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1分)
(4)为经济建设服务;以人为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任一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运河修建目的的准确识记,材料一中主要从利于发展经济发展的角度修建大运河,材料二主要是从“喜欢外出巡游”即巡游享乐的角度修建大运河。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运河的准确识记,由已学知识可知“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中的江都指的是扬州,位于邗沟;今天的大运河不仅具有旅游的价值,而且具有“南水北调”、运输、考古等现实价值等。
第(3)问,主要考查江南经济的发展,材料中“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苏州、湖州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原因可以从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推动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紧扣“建设大型公共工程”,解答本题可以从建设大型公共工程为经济建设服务,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及节约资源等方面分析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
A.黄河B.长江
C.淮河D.大运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唐两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繁荣、文明、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时期,请根据有关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生产工具是什么?该朝代还有其他什么农业生产工具?(4分)
(2)图二中桥梁是什么时候修建的?(2分)                                                                                   
(3)图三中书的名称是?它雕印于哪个朝代?(4分) 
(4)请你仔细观察图四《隋朝大运河》图
①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4分)
A.涿郡指今                  B.             
②请回答: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西湖旅游,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请按顺序写出每段名称)(2分)
③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长安B.涿郡
C.洛阳D.余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B.东汉
C.西晋D.东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