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一位同学在学习日本历史的过程中,收集了如下资料,并绘制了年代尺。请结合史实,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

(5分)一位同学在学习日本历史的过程中,收集了如下资料,并绘制了年代尺。请结合史实,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5分)一位同学在学习日本历史的过程中,收集了如下资料,并绘制了年代尺。
请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二:

(1)标志日本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它的改革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一条?(1分)
(3)材料一中确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分别与年代尺中的哪两个年代相关?(2分)(4)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国内出现的危险倾向,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请举一例说明。(1分)
答案
(l)大化改新(1分)
(2)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分)
(3)1937年,南京大屠杀;(1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分)
(4)否定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不断增加军费开支等(1分,举例只要符合题意,均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646年日本统治者模仿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改新,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使日本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它的改革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是1937年12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材料一中确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分别是1937年和1945年。
(4)本题考查的是当今日本国内出现的危险倾向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国内出现的危险倾向,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如否定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参拜靖国神社等。
举一反三
日本“大化改新”仿照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
A.秦汉B.隋唐
C.宋元 D.明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③创立伊斯兰教      ④和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A.③②④①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D.④②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佛教B.道教
C.犹太教D.伊斯兰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 6世纪末7世纪初,部民反抗不断;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着大和统治者。   
材料二: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则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请回答:
(1) “大和”民族指现在的哪一国家?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说一说大和统治者是通过哪一事件挽救这些危机的?(4分)
(2)材料二中的这种状况,导致了哪一宗教的诞生?这一宗教的传播有怎样的意义?(4分)
(3)通过两则材料的阅读,说一说对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的因素有哪些?(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