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行营到处即为家是说契丹人四海为家,过着游牧的生活,一卓穹庐数乘车是指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是说契丹人依靠打猎为生,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契丹,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契丹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举一反三
油条是我国常见的早点食品之一,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A.岳飞   B.卫青    C.屈原D.张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岳飞抗金的斗争是
A.反对外来侵略B.反对民族压迫C.反对外来压迫D.反对地主割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1005年,宋辽达成议和。宋朝每年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回答:
(1)当时的宋朝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
(2)“辽”的前称是什么?定都在哪?
(3)宋辽议和盟约名称叫什么?宋辽议和有何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