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仔细观察下面三个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

(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仔细观察下面三个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仔细观察下面三个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不堪在日本统治下生活,1895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
(1)材料一分别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
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不平等条约的哪些规定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3)《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根本原因: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
举一反三
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是:[     ]
A.清王朝政治腐败         
B.清朝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C.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   
D.清朝闭关锁国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     ]
A.想要中国的银元
B.想割占中国的香港岛
C.想打开中国的大门
D.想掠夺中国的珍宝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这份奏折意在说明[     ]
A.中英贸易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B.鸦片输入毒害中国,威胁清朝统治
C.清政府对鸦片输入熟视无睹      
D.英国政府决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