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

(16分)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4分)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材料二: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令,称之为“百日维新”,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3)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些措施有利于思想近代化?(4分)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
(4)孙中山后来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2分)从革命纲领的内容看,孙中山成功付诸实践的是哪一方面?(2分)
答案
(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分)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A: 洋务运动(1分) ; B:戊戌变法(1分)(百日维新也可得1分);C:辛亥革命(1分) ;D:新文化运动(1分)。
(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2分);创办报刊,开放言论(2分)。
(4)三民主义(2分);创建民国,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2分)(只答出创建民国,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考查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可知,这个过程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侵略战争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题考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与四个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A的内容出现在向西方学习科技的洋务运动中,B的内容出现在向西方学习制度的戊戌变法中,C的内容出现在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辛亥革命中,D的内容出现在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中。这些事件一步一步在中国进行近代化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3)题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898年6月到9月”,可知此事件指的是戊戌变法。在一百多天的变法中,光绪帝颁布的措施中,“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有利于西方的民主思想与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创办报刊,开放言论”,通过报刊的宣传与做为舆论阵地的作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第(4)题中材料三的内容,孙中山在后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刊《民报》的发刊词中把这十六个字发展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等人的努力下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举一反三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探究关于文物的故事,会给我们许多启迪。
(近代悲惨的遭遇)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材料一反映了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请写出制造这次暴行的侵略者。(2分)这些侵略者入侵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战争失败后,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者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是指什么事件?(2分)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地位。(2分)
材料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许多传教士和外交官都参加了抢劫,大量的金银财物、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日军在抢去户部衙门300万两白银后,将户部付之一炬,以毁灭罪证。
(3)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
(4)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
(当代回归之路)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5)在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联军侵华战争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