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长期遭受美国和日本两国的侵略和控制,美日在中国问题上矛盾激烈,但美国最终战胜了日本。材料二: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长期遭受美国和日本两国的侵略和控制,美日在中国问题上矛盾激烈,但美国最终战胜了日本。材料二: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长期遭受美国和日本两国的侵略和控制,美日在中国问题上矛盾激烈,但美国最终战胜了日本。
材料二: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二者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中美关系则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材料三: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中、美、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如何?70年代后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两极格局解体后中美关系的主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日本和中国长期遭受美国两国的侵略和控制,美日在中国问题上矛盾激烈,但美国最终战胜了日本。如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经包括:两次侵华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等;美国关于中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的签订等。
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落后,综合国力太弱,美日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美日都想独霸中国。
(2)美国敌视中国,对中国实行封锁、孤立和包围威胁的政策;
70年代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对抗苏联,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符合美国战略的需要,同样中国也面临着来自苏联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威胁,故与美国改善关系,也符合中国的战略需要。
两级格局解体后,中美关系主流是合作,比如在反恐方面、2006年首次中美经济合作等,
(3)中美关系存在着矛盾和摩擦,在曲折中发展,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两国需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是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二: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一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为什么对中国不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二中为什么使用“窃取”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材料二中,能否看出“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层意思?主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张三想开办工厂,官吏屡屡刁难,他气愤的说:“现在都允许外国人办工厂了,可中国人办厂还这么难!”首先在中国取得开办工厂特权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题型:0114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
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95年,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在日本广岛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95——1945年,台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题型:0110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