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导致了哪支海军舰队的覆亡?[     ]A、南洋水师  B、北洋水师 C、福建水师  D、广东水师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导致了哪支海军舰队的覆亡?[     ]A、南洋水师  B、北洋水师 C、福建水师  D、广东水师

题型:湖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导致了哪支海军舰队的覆亡?[     ]
A、南洋水师  
B、北洋水师 
C、福建水师  
D、广东水师
答案
B
举一反三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行野蛮大屠***的地点是[     ]
A.天津
B.九连城
C.旅顺
D.威海卫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侵华战争中,与宝岛台湾发生联系的有
①中法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鸦片战争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填空:    
 上图是____军民在新竹痛击____侵略军。这个地方是在____战争后被清政府割给外国的,同时被割的还有____、____。割让这些领土的条约是____,它的签订者是____和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然而从战前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战争胜负的筹码并非倾斜于日本。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全国可以动员的陆军,包括后备兵员在内,不过22万人。在战争中实际出征兵力最高时达到17万。日本陆军配备的***炮不过300门。而清政府可调动的军队约35万人,大部分配备德国的克虏伯炮。日本海军当时拥有军舰28艘,约5.7万吨,主力舰最大不过4000多吨。清政府则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个水师,共有军舰82艘。水雷艇25只,约8.5万吨。其中北洋水师有军舰22艘,4.1万吨,镇远、定远两主力舰均为7350吨,号称东洋第一舰。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日本并不占优势。在战略上,日本陆军孤军远征,后援难继。平壤战役,日军攻城兵力不及清军守城兵力,且补给困难,只有维持两天的粮食。若清军坚守两天以上,日军势必全线溃退。战争进入中国辽东后,日本国出兵,本土空虚,实犯兵家之忌。
根据甲午中日战争中军事实力的对比,结合学过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是否有取胜的可能?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为什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