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探索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器物层面”指的是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的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指的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观念层面”指的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观念的新文化运动,故选B。
举一反三
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之门的洋务运动选择“自强、求富”的途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改变清朝的经济政策
C.鼓励大商人开矿办厂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材料所提及“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左宗棠B.梁启超
C.孙中山D.胡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B.加强国防实力
C.抵抗外来侵略D.启动中国近代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表题(本大题共20分)
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列出表格
材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不断探索,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请你结合材料中提示的信息和所学的相关知识,围绕着“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一主题列出表格。表格内容包括:时间或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