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认为近代历史学家与传统史学家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公车上书B.巴黎

梁启超认为近代历史学家与传统史学家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公车上书B.巴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梁启超认为近代历史学家与传统史学家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公车上书B.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C.启蒙运动→洋务运动D.雅尔塔会议→联合国建立

答案
C
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启蒙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二洋务运动是经济方面的运动,C明显关系不符合因果关系,答案选C。
举一反三
(6分)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盖棺尚未定论。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鸿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80字)。
材料一:学者翁飞指出:关于李鸿章的评价,古今中外有很大不同。赞之者,如梁启超认为:“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贬之者,则多以“卖国贼”三字以蔽之。
材料二:凤凰网专栏作者王龙说: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
材料三: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一书中写道:在欧美列强的眼里,李鸿章失败的大手笔非但没有伤及他的仕途,反而展示了他个人的才能和魅力,西洋人认定李鸿章是近代清国代表文明智慧的伟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含1个小题,共14分)如图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由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2分)
(3)写出图一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2分)
(4)图二是由谁创办的?这一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何时?(2分)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2分)
(6)图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7)请列举两例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 (     )
A.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D.维护清朝的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使中国富强起来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易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法通议》自序选(梁启超)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和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有关?(4分)
(2)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李鸿章和梁启超外,请再分别写出一位两则材料述事件的代表人物。(4分)
(3)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独火器万不能及”,为此,他们以              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                  工业。(4分)
(4)把两则材料所述事件作为一个单元,你认为该单元的标题应该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