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2分)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2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2分)
答案
(1)洋务运动。(2分)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2分)三民主义。(2分)
(3)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探索。(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三中“自强”“此后三四十年间”这些字眼已经告诉我们“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洋务运动,因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到1895年甲午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前后经历了三四十年,而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中,图1强调维新变法,把这五主张变为实践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图2是《同盟会纲领》的具体内容,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民刊词上,把它们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运动的史实。材料二中“《新青年》”就已经告诉我们这场“文化启蒙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因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4)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能力。洋务运动是在经济层面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在政治制度层面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层面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故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运动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
举一反三
以下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搭配正确的有(  )
A.①③④B.③④⑥
C.②⑤⑥D.①②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