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

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
A.篡夺革命果实B.建立新式陆军C.出卖了维新派D.公然复辟帝制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上述对联反映了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不得人心,故选D。
举一反三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
A.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B.1918年《狂人日记》的发表
C.1918年《每周评论》的创办D.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3分)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2分)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3分)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民主革命  
C.抗击外国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致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这段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于       (   )
A.魏源B.李鸿章C.孙中山D.陈独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有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颂扬十月革命,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是              (   )
A.陈独秀B.李大钊C.瞿秋白D.鲁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