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抓住主要矛盾,采取不同对策的?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抓住主要矛盾,采取不同对策的?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抓住主要矛盾,采取不同对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并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2)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国共两党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政治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经过三年内战,最终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举一反三
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以上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     ]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
③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
④日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战区代表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2)硝烟散尽, 回望历史,抗战精神永恒。你认为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呈敌对状态……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3)材料二反映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八一三事变④西安事变[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的这一伎俩可称为 [     ]
A.贼喊捉贼
B.掩耳盗铃
C.金蝉脱壳
D.暗渡陈仓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英勇抵抗日军侵略,他们当时联合组织起[     ]
A.东北抗日同盟军
B.抗日义勇军
C.东北抗日联军
D.抗日革命军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十年”是 [     ]
A.1921年—1931年
B.1926年—1936年
C.1927年—1937年
D.1928年—1938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