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历史。这里的“张无忌和杨不悔指的是①张作霖②张学良③杨靖宇④杨虎城[     ]A.①②B.②③C

“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历史。这里的“张无忌和杨不悔指的是①张作霖②张学良③杨靖宇④杨虎城[     ]A.①②B.②③C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历史。这里的“张无忌和杨不悔指的是
①张作霖②张学良③杨靖宇④杨虎城[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
材料二: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料三: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有人分析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是:受蒋介石影响、对日军存有恐惧心理和保存东北军实力,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国民党将领是[     ]
A.李大钊、蒋光鼐
B.张学良、杨虎城
C.冯玉祥、杨虎城
D.张学良、吉鸿昌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瓦窑堡会议召开
C.“八·一宣言”发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一“救亡领袖”

图二“彭大将军”

图三“穷途末路”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1)日军进一步侵略__________,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中共提出建立__________的主张。(3)_________、_________接受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4)___________坚持内战,继续围攻红军。
2.目的:逼迫___________抗日。
3.时间:__________年12月12日。
4.人物:__________、杨虎城。
5.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中共从_____________的利益出发,主张__________解决,党中央派___________等到西安调停、协商。(2)__________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7.意义:西安事变的____________解决,标志着_________基本结束,___________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