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

(9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材料三 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对建设美丽星球是一把双刃剑。

材料四 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世界近代史上,谁率领的船队第一次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人类能够从太空中拍摄这美丽地球的全景照片主要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中机器所使用的动力是什么?煤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使用的给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危害?(2分)
(3)哪一科学理论的创立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三和四,以其中一幅图为例说明“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对建设美丽地球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3分)
(4)材料四中,提出推动治理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什么?(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主题,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的“美丽”和健康做贡献。(1分)
答案

(1)麦哲伦;(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
(2)①瓦特蒸汽机;(1分)资源的滥采滥伐和环境污染等(1分)
(3)相对论;(1分)正反两面的说明各1分,如: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进程(1分),但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以及核污染(1分);
(或)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核污染(1分),但该核电站曾经提供了大量电力(1分)。
(4)因素:全球化;(1分)
(5)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低碳生活;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做环保小卫士,拒绝使用劣质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 1519-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人类能够从太空中拍摄地球的全景照片,得益于载人航天技术,载人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完成之后的情景。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广泛应用于工厂和交通运输业。工业革命改变了能源结构,煤成为重要的能源,煤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使用,也造成了资源的滥采滥伐和环境污染等。
第(3)问,20世纪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图3是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进程,但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以及核污染;图4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核污染,但该核电站也曾经提供了大量电力。
第(4)问,“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说明推动治理全球环境问题的是全球化。全球化一方面发展了全球的经济,为环境问题解决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全球化使合国经济联系加强,一国的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应对。
第(5)问,上述材料表明了科技的双重作用,既促进经济发展,又破坏了环境。回答本小题,要注意从“自身”的角度,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来回答,答案要具体细化。如提倡低碳生活,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拒绝使用劣质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
举一反三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这段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
A.基督教产生B.文艺复兴发生
C.新航路开辟D.启蒙运动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变迁。据此判断以下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戎,严防帝国侵
②专业承包,山河长满摇钱树;联产计酬,大地变成聚宝盆
③走兔飞龙,港澳双归,九州自有回天力;强国富民,江山一统,两岸岂无圆月时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①②D.②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山雨”到来之前,资本主义思想这场“风”早已满西欧。这场“风”是
A.文艺复兴运动B.启蒙运动
C.自由主义D.马克思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扩张是世界近代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请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分,答出两点给全分)
(2)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3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请分别找出材料二中发生在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
工业革命时期:                                                     (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