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1)请列举出中国近代史上让中国饱受屈辱的几个条约的名称及其影响。(3分)
(2)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我们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中华民族有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出现在哪一件事情上?(1分)
材料二:“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4],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3)中国人民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在近代也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其中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探索的事件有哪些?(2分)
材料三:“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新的时期,中国经济的腾飞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新,中国经济顺应世界的潮流,插上科技的翅膀,奋起直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充满光明。
(4)请说出新的时期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1分)
材料四:“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在城市进行了哪项改革,这一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2分)
(6)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1分)
答案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日战争的胜利
(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改革开放政策
(5)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近代几个不平等条约及影响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3)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人民从制度层次的探索包括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4)新时期中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行。
(5)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在城市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基本方向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作为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国复兴梦,要从努力学习,增强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近代中华民族就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如今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作为青年学生更要肩负民族复兴之重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举一反三
马克思说: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一切”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C.三角贸易D.工业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三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                         图二
(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文化运动?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同意义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局面,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B.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C.欧洲文艺复兴D.新航路的开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备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所指的事情对世界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中所说的世界性大国美、日、俄在19世纪中期近代化的历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经解决的?(4分)
(3)纵观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千年中国看西安,百年中国看上海”。围绕这一主题,我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上海——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B.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摇篮
C.上海——军旗升起的地方D.上海——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