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

材料: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请观察小华设计的“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2分)

(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
(4)结合本地情况,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答案
(1)A 土地改革(1分)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2)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3)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2分)
(4)①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中A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土地改革,D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阶段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的变化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
举一反三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复杂而坚信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请回答:(13分)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展土地改革,颁布了什么法令?(1分)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3分)
(2)在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1分)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什么发展阶段?(2分)
(3)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什么运动?(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逐步在农村实行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什么制度?(1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列(%).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运动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       (   )
①土地改革运动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