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年前(1978年)的春天,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去北京向中央汇报:想利用临近港澳的优势在广东搞一个出口加工区。但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引起激烈的争论。当时

二十六年前(1978年)的春天,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去北京向中央汇报:想利用临近港澳的优势在广东搞一个出口加工区。但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引起激烈的争论。当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二十六年前(1978年)的春天,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去北京向中央汇报:想利用临近港澳的优势在广东搞一个出口加工区。但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引起激烈的争论。当时中央一位副总理说,广东如果这样搞,就得在广东省界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将广东与周边的省隔离开。随后历史的发展是
A.习仲勋为此受到了很长时期的批判
B.出口加工区变成了后来的经济特区
C.广东省界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
D.广东很快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目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在短短的几年里,特区引进资金、技术、经验,为中国融入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故选B。
举一反三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废除国有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参加论坛的各地农村干部深入学习了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这里的“创造精神’’体现在(  )
A.实行和平赎买政策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
A.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山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