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它驱走了冬天的严寒,它预示着生命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回忆历史上的春天。材料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它驱走了冬天的严寒,它预示着生命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回忆历史上的春天。材料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它驱走了冬天的严寒,它预示着生命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回忆历史上的春天。
材料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里的“春天”指什么?(2分) “一位老人”指的是谁?(2分)
(2)你认为最能代表“神话般地崛起”的城市是         (2分)
材料二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
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3)1992年春天“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有何影响?(2分)
(4)下列历史事件可以喻为其国家发展的“春天”的有    、 (2分)
A.新经济政策B.水晶之夜C.罗斯福新政D.焚书坑儒

答案
(1)改革开放的开始(2分)邓小平(2分)
(2)深圳(2分)
(3)邓小平南巡讲话(南方谈话)(1分)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分)
(4)A、C(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材料一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的开始,“一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最能代表“神话般地崛起”的城市是深圳。1992年春天“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可以喻为其国家发展的“春天”的历史事件有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上海B.福州C.广州D.厦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B.农村经济改革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人物从1976年1月到1997年去世为止,先后有8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其中1978年、1985年两次入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其主要原因是
A.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B.他富有传奇色彩
C.他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如要了解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的发展状况,你应到(   )
A.汕头市B.珠海市 C.深圳市D.海南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人物在1978年度和1985年度两次获选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封面。假如要介绍封面人物,你会选择(  )
A.中国西学第一人B.状元实业家
C.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D.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