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语文增刊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C

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语文增刊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语文增刊
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
C.刊登广告,便利了民众生活
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第一张报纸《申报》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的,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中国第一份商业报纸。因创办地在上海,上海别称“申”,故报纸名为《申报》,《申报》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经营副业,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3月30日《申报》创办我国第一份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通俗报纸《民报》,因此A,B,C三项符合题意,D项在《申报》中没有体现,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申报》时评紧扣时事,尖锐泼辣,风格多样,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
举一反三
早期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A.《时务报》B.《申报》C.《国闻报》D.《中外纪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C.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D.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该广告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B.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C.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是由于(  )
①照相 ②电视 ③电影 ④报纸的传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