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 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礼节变化叩头鞠躬、握手称呼变化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 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礼节变化叩头鞠躬、握手称呼变化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礼节变化
叩头
鞠躬、握手
称呼变化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①                      ②
(1)据图①回答:图中的铁路工程师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__。
(2)图②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大陆的________(城市)的租界使用。
(3)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2分)
答案

(1)詹天佑  京张铁路(4分)
(2)上海(2分)
(3)表明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等级观念。(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要求学生判断图①的历史人物及其成就,根据题目中的“铁路工程师”和“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信息在结合图片联系课本知识可知,这个历史人物是詹天佑,他设计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2)要求学生回答图②的电话机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什么地方,20世纪初上海成为列强租中国的第一块租借地,并在租借地使用了最先进的通讯工具电话机。
(3)要求学生回答表格中礼节,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一一系列的政策法令,颁布了剪辩,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称呼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习俗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都说明原来传统的等级观念和社会旧习俗都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实现了人格平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解读图片信息和读懂表格信息,然后在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辛亥革命后的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能直接解答。
举一反三
电视剧《闯关东》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请问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闯关东》电视剧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请你判断这一情节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辛亥革命后D.新文化运动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B.《国闻报》C.《民报》D.《申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1840—1949年,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逐渐出现了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B.先后出现了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
C.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等成为社会潮流
D.上网看电影逐渐成为时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这种称呼在中国普及是在
A.清朝前期B.清朝后期
C.新中国成立后D.中华民国建立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