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中国代表团时,评价一本意大利人的著作时说:“它向西方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它”指的是  [     ]A.《一千零一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中国代表团时,评价一本意大利人的著作时说:“它向西方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它”指的是  [     ]A.《一千零一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中国代表团时,评价一本意大利人的著作时说:“它向西方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它”指的是  [     ]
A.《一千零一夜》   
B.《鲁滨孙漂流记》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答案
D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材料三 651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入长安达三十多次。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居民共同生活。
(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身份如何?他的反映东方文明的伟大著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出此人的主要事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他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人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三中的时间是651年,此时正值中国的哪一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列举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在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他来时中国处在哪一朝代[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13世纪时,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曾在中国元朝为官17年,回国后著书向西方人介绍东方的富庶和繁荣,引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     ]
A.屋大维
B.哥伦布
C.马可·波罗
D.亚历山大大帝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2年3月,“马可·波罗纪念钟楼”在中国泉州竣工剪彩。该钟楼是为了纪念700多年前的来华旅行家马可·波罗。这位旅行家是[     ]
A.希腊人
B.意大利人
C.日本人
D.朝鲜人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马可·波罗行记》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
题型:江苏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