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12日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发起“全面改革总动员”。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12日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发起“全面改革总动员”。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12日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发起“全面改革总动员”。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它对俄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材料二 临刑前,谭嗣同高呼:“有心***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了救亡图存,为了维新变法,从容就义。
(2)结合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说明谭嗣同的牺牲“死得其所”。(1分)
材料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针对上述现象,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城市重点进行了什么改革?明确规定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2分)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又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体现材料四中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改革名称。(2分)
答案
(1)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2)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3)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
解析

试题分析:(1)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对农奴制危机,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进行农奴制改革,改革性质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是废除落后的农奴制度,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采取的手段则是发展资本主义,改造过时的封建制度;作用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戊戌变法是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的资产阶级改革变法运动,虽然最终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但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冲击了封建思想,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3)根据材料信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 “企业没有活力”,针对这种现象,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城市重点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根据所学知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可联系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办法克服经济危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可联系苏俄时期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经济大危机。 
举一反三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世界格局出现三次大变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从20世纪初欧洲的形势来看,后来成为“那一粒火星”的是什么事件?(1分)
材料二 列宁评说:“《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一战”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但是在对德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对中国极为不利。是和约哪项内容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1分)
(3)材料二反映了一战后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了新的世界格局,请问这一世界格局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来评价这一世界格局?(2分)
材料三

图一《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图二  
材料四  5月9日,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胜利日”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9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了莫斯科红场阅兵式并发表讲话,他赞扬俄老兵对国家的贡献,并着重强调了爱国思想。——《人民日报》
(4)根据材料三、四回答,俄罗斯在卫国战争中哪场战役扭转了二战的战局?你认为图一与这场战争胜利有什么联系?(2分)
(5)图二相关国际会议作出了苏联在结束欧战后援助中国对日作战,请问这一国际会议是指什么会议?(1分)
(6)为了让战争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全世界的安宁,请你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谈你的想法。(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生的历史课堂笔记中出现下列知识提纲,据此判断其学习的内容很可能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B.匈牙利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初,有一场战争历史四年多,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据此判断这场战争很可能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D.中东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文中的“战争”指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D.太平洋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住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 1956-1978年,日本经济年拉长率达11.6%,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联邦德国的2.3倍。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三 2014年3月28日,正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发表演讲:7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侵入中国南京市,制造了屠***30多万中国军民的惨绝人寰的血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立即表示:不否认旧日本军在南京进行的***伤及掠夺行为,但关于死难者人数存在各种意见,日本政府未予断定。
2014年4月4日,日本文部省结束了对明年4月启用的新一轮小学教科书的审定,在被其认可合格的该批小学教科书中,首次出现称钓鱼岛为日“固有领土”。
(1)材料一中的“岛国”19世纪60年代末,“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的重大改革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重大改革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2)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得益于那个国家的帮助和扶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3分)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前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导致两国外交关系“冰点”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以上材料想一想,日本怎样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