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的子弹”引发了[     ]A、美国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

“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的子弹”引发了[     ]A、美国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的子弹”引发了[     ]
A、美国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美苏“冷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B
举一反三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     ]
A.凡尔登绞肉机
B.坦克等新式武器的应用
C.萨拉热窝事件
D.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
题型:贵州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珍珠港事件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指历史上哪一件重大事件?[     ]
A、萨拉热窝事件
B、攻占巴士底狱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十月革命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原来是同盟国集团成员,“一战”爆发后见风使舵加入协约国集团的是[     ]
A、奥匈帝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见风使舵”比喻跟着形势转变方向,结合一战爆发前后的历史,下列哪一国家的举动最符合这个成语的意思[     ]
A.英国
B.俄国
C.意大利
D.法国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