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原地。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的送往粮食征集中心。这批粮食自然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指令执行。──摘自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2:
(1)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2)为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用来改善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摘自《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应用地理、历史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B.为了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C.为把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D.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地带分布在[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平原
D.东西伯利亚平原③俄罗斯的耕地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平原中部和南部。东欧平原的___________河流域和__________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④材料1和材料2的规定各是什么经济政策?各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二者最主要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从材料1到材料2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D
②A
③东欧;伏尔加;顿
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前者是在苏俄刚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实施的。后者是在苏俄经济因长期的战争而濒于***,许多地区农民因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而发生暴乱的情况下实施的。
⑤材料1实行余粮收集制,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材料2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布尔什维克党从国情出发放弃了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举一反三
列举苏俄(或苏联)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别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核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
B.1921年开始实施
C.这一措施捍卫了苏维埃政权
D.不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据此回答1~4题。1.上文中“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     ]
A.《土地法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2.列宁说这话的背景,不包括[     ]

A.国内战争已经结束
B.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C.农民群众对战争时期的政策日益不满
D.苏俄在全国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

3.针对形势的变化,列宁进行的探索是指[     ]
A.武装夺取政权
B.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4.“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还有可能继续
B.认为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
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回顾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维埃政权是如何巩固下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俄结束国内战争,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苏俄是如何完成这一主要任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新经济政策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