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之一,就是记忆一些基本知识,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下列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A.一战——俄国十月革命B.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C.苏联解体——两

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之一,就是记忆一些基本知识,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下列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A.一战——俄国十月革命B.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C.苏联解体——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之一,就是记忆一些基本知识,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下列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一战——俄国十月革命B.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C.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D.苏联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选D。
举一反三
***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认为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B.进行十月革命
C.实行赫鲁晓夫模式D.实行斯大林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引起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发展商品经济
B.实行农业集体化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
A.农奴制的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但毕竟达到目标。”此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