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以大河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后继者则以一种硬度极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俄语发音就是斯大林。下表格是斯大林1926-1940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

列宁以大河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后继者则以一种硬度极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俄语发音就是斯大林。下表格是斯大林1926-1940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列宁以大河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后继者则以一种硬度极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俄语发音就是斯大林。下表格是斯大林1926-1940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
A.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B.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C.国民经济比例合理D.牺牲农业片面重视重工业
 
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18.4倍
21.2%
轻工业
6.2倍
14.1%
农业
26%
1.5%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列宁死后,斯大林领导了社会主义建设,1936年苏联宪法诞生,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重视发展重工业,而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物资短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奇缺,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极不协调,表格中的数据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对于斯大林模式,我们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看到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它的弊端,而且弊端的影响是巨大的,后来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都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改革失败,最后解体,同学们要好好的认识它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的教训。
举一反三
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主要是
A.苏联国土辽阔,资源丰富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新经济政策地实施D.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在抨击苏联的
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C.工业化运动D.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
A.不能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改革难以使苏联重工业得到发展
D.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与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C.亚非拉的独立与振兴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