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元朝时期。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元朝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元朝时期。
答案
错误:元朝改正:南宋(或宋朝)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如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唐中后期至五代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
举一反三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人口(户)
西汉
2470685
9985785
唐代
3920415
5148529
北宋
11224760
6624296
材料二 国家根本(赋税),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 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并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1)从材料一中看出了什么变化?(2分)出现材料一、二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三中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究其原因是什么?(3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榜文广为张贴,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地区。
材料三: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材料一反映了其变化的依据有哪些?(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请举一例说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广州在宋代和清代前期在中国对外开放中所处的地位。(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在江南地区所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2分)
(5)古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1分)我们该怎样去应对?(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自魏晋开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B.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的条件优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D.农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唐朝
C.宋朝D.元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