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拓土篇 (6分)华夏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披荆斩棘、辛勤劳作而形成的。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

开疆拓土篇 (6分)华夏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披荆斩棘、辛勤劳作而形成的。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开疆拓土篇 (6分)
华夏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披荆斩棘、辛勤劳作而形成的。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开疆拓土的历史吧!

图(1)秦朝疆域图图                    (2)西汉疆域图图

(3)某时期形势图
请回答:
(1)都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从图1和图2我们能得知,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1分)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发生转移?(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3分)
(4)你能举一个对祖国边疆的开发或管理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吗?(1分)
答案
(1)在北方(在黄河流域)。
(2)东晋南朝时。
(3)北方战乱多,南方安定;北方人民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人手,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人手;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答出三点即可)
(4)张骞,卫青,霍去病,班超等(任写一个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秦朝都城在咸阳、西汉都城在长安,秦汉时期我国经验重心都在北方地区。
(2)根据图三前秦、前凉、前燕和东晋等国可知,东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一是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二是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三是,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四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4)为开发边疆和管理做重大贡献有: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等等,只需列举一个即可。
点评:本题图文结合,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历经几个重要时期,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举一反三
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
A.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C.南方的人口超过北
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南方人开辟湖田
C.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人兴修水利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7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此外江南地区还有哪些优势?(4分)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浙江的乌镇(下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以种植水稻为主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D.以种植棉花为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