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答案
4
解析

试题分析:由知,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与选定的时间或路程有关,在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哪段时间.切记: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得斜面长0.9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5s。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_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c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如图所示),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云不动”是以两岸的“飞花”为参照物的
B. “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c. “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
D. “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速度大小可知
A.“和谐号”高速列车每小时行驶350km,速度最大
B.正在南海执行任务的军舰每分钟航行780m,速度最大
C.奔月的“嫦娥二号”每秒钟飞行11.2km,速度最大
D.它们的速度一样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a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