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  )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B.原子核内所带正电荷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C.原子

平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  )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B.原子核内所带正电荷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C.原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平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  )
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
B.原子核内所带正电荷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
C.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造成的
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数量相等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组成物体的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而质子与电子所带电量相等,故相互中和呈现出电中性;
故选D.
点评:物体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正负电荷的平衡状态,只有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才获得或失去电子呈现出带电性.
举一反三
在原子中绕核高速运转的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核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   )
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丝绸摩擦的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      ,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归纳式探究—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如图,给两块等大、正对、靠近的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两板之间就有了电场。若将电子沿着平行于两板的中线方向入射到电场中,电子就会发生偏转。若两板间距为d,板长为乙,所加的电压为U,电子入射初速度为V0,离开电场时偏移的距离为Y,则经研究得到如下数据:


(1)  y=k,其中k=        (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运用了     法。
(2)相同情况下,电子的入射初速度越大,偏移距离越_。它们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中的图线_表示。

(3)现有两块平行相对的长度为5cm、间距为l cm的金属板,为了让初速度为3×107m/s的电子从一端沿两板间中线方向入射后,刚好能从另一端的金属板边缘处射出,需要加_V的电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演绎式探究一一研究带电小球间的作用力:
经科学研究发现,两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远大于小球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其中常量k = 9×109N2·m2/C2
(1)如图,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若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 力(“引”或“斥,’),此时两球将相互_(“靠近”或‘.远离”).
(2)如图,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来的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在乙球的右边某位置放上一个电荷童为q3的小球丙,此时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则丙球应该带_电荷(“正”或“负”)。请你证明,此时有关系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