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既能成等大的虚像,也能成缩小的虚像B.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虚像C.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D.平面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既能成等大的虚像,也能成缩小的虚像B.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虚像C.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D.平面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既能成等大的虚像,也能成缩小的虚像
B.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虚像
C.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D.平面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答案
①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不能成缩小的虚像,故选项AD错误.
②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可知,可成缩小、等大、放大的倒立实像,也可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举一反三
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_____m,所成的像是______立的虚像,像高______m,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______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______像,它们的连线跟镜面______,像和物到镜的距离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立的______像(填实或虚),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______.像与物体大小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小华在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和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把以下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次数物距(cm)像距(cm)像的性质位置关系
155正立、放大、虚像像物异侧
210______
31515
小林的身高是1.7米,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距离镜面为2米,如果人向前走0.5米,那么人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与镜面的距离是______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