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
题型:沂南县一模难度:来源:
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______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5)取两支等长的蜡烛目的是:______. (6)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
答案
(1)因为蜡烛A的烛焰高8cm,根据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可知,B蜡烛的烛焰高也为8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3)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是光线的实际会聚,B蜡烛也并不是真的在燃烧,因此,火柴不可能被点燃; (4)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因此,便于观察确定像的位置; (5)两只等长的蜡烛能够更直观地比较出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6)A蜡烛移动的距离s=vt=5cm/s×2s=10cm,此时A蜡烛距平面镜的距离s′=10cm+5cm=15cm, 根据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得:B蜡烛应与A相距15cm+15cm=30cm,这样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1)8;(2)较暗;(3)不可能;(4)透光,便于观察像的位置;(5)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6)30. |
举一反三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
|
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__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填“虚”或“实”)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 物距/cm | 像距/cm | 像与物大小比较 | 第一次 | 12.0 | 12.0 | 等大 | 第二次 | 15.0 | 15.0 | 等大 | 某人逐渐向一块竖直悬挂的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像位于镜后,镜后的像和镜前的物与镜面距离相等 | B.像的颜色和物的颜色相同 | C.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 | D.在看不到物的地方,一定看不到像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