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晚21:10,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1)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倒流槽内的水在火箭喷

2008年9月25日晚21:10,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1)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倒流槽内的水在火箭喷

题型:江都市一模难度:来源:
2008年9月25日晚21:10,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倒流槽内的水在火箭喷出来的高温火焰下,先______成水蒸气,然后______成小水珠. (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在高温下,______并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需要______(吸热∕放热),以防温度过高.
(3)飞船进入外层空间,当“01号”航天员漫步太空时,他与其他航天员的交谈必须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______;看电视直播时,不少人事先并不知道出舱的人是谁,但当听到:“神舟七号向祖国人民问好”的话音时,立刻兴奋地高呼:“是翟志刚!”,这是根据______判断的;当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时,阳光照射在红旗表面上时反射了______光,使五星红旗更加鲜艳;光线照射到翟志刚袖口上的小反光镜(镜面是平面),会发生______反射;航天服的左右两袖上各有一块大小不同的平面反光镜,用它们分别观察胸前仪表时,两次成像的大小______(相同/不同).
(4)在出舱任务中,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宇航服经受了严峻的太空环境考验.头盔玻璃必须能减弱______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

魔方格
答案
(1)高温的火焰喷射到水池里时,水吸热发生剧烈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升腾的过程中遇冷,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凝结成无数的小水滴,形成“白气”.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2)火箭头部的特殊材料在熔化和汽化时可以吸收大量热量,从而达到保护火箭的目的,这是利用了熔化和汽化要吸热的原理.
故答案为:熔化;汽化;吸热.
(3)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要借助无线电进行交流;因为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红旗能反射太阳光的红光,其它被吸收掉了,故感到红旗更加鲜艳;平面镜表面很光滑,所以当光线射到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物体经过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所以同一个物体在两个平面镜中成的像大小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真空不能传声;音色;红;镜面;相同.
(4)宇航员出舱时,太空中紫外线很强烈,要求头盔的玻璃能够减弱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
故答案为:紫外线.
举一反三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 l )滴在桌子上的墨水逐渐干了;
( 2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教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
( 3 )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 
( 4 ) 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l ) ( 2 )B.(2 ) ( 3 )C.(2 ) ( 4 )D.(l ) ( 4 )
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______(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魔方格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奔月想.火箭点燃后,尾部会喷出大量的火焰(如图).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部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大水池在保护发射架所起的作用.魔方格
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的神舟九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先熔化再______(填物态变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和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