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各种救援物资被运往灾区,其中大量的储氧钢瓶更是作为重要角色出现在抗震第一线,下列关于被储藏在钢瓶中的液氧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各种救援物资被运往灾区,其中大量的储氧钢瓶更是作为重要角色出现在抗震第一线,下列关于被储藏在钢瓶中的液氧说法不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各种救援物资被运往灾区,其中大量的储氧钢瓶更是作为重要角色出现在抗震第一线,下列关于被储藏在钢瓶中的液氧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
举一反三
A.主要是由于氧气分子在排列上发生变化
B.固体特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C.气态氧气的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D.液态氧气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氧气分子间的作用力大
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为F1,呈液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2,呈气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3,则这三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1>F3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
题型:连云港难度:| 查看答案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题型:河北难度:| 查看答案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住,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黄金B.水银
C.酒精D.二氧化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