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4分)【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小题1:诗中“      ”“      ”这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

乡村四月(4分)【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小题1:诗中“      ”“      ”这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乡村四月(4分)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小题1:诗中“      ”“      ”这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2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才;又。
小题1: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是写乡村四月的景色,所以答案应在三四句中,尤其是第四句,因为第三句诗提示下句写乡村人在四月的紧张和繁忙。那么精读四句,可知是“才”“又”二字。
点评:做诗歌的阅读理解,其实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是一个道理。这类原文中提取的题目,在回答时,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即整体感知其内容,根据题目要求锁定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部分,把正确的答案提取出来。
小题1:试题分析:诗歌共四句,前两句写景,描写乡村四月的美景;后两句写人,写劳动人民的繁忙。
点评:理解思想感情要根据诗歌的内容,看看诗歌写了什么样的景,写了什么样的人,写了什么样的事,根据这些内容判断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举一反三
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小题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小题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小题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小题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小题5:________    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小题6: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希望入京使将自己平安的消息捎给远在长安亲人的句子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客中夜坐    明 袁凯(4分)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小题1:诗人因看到那“落叶萧萧江水长”之景而生哀思,更因听到______(填诗句)而添悲愁。(2分)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小题1: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倾诉了“过尽干帆皆不是,___________”的绵绵情意;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了“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报国豪情。
小题2: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小题4: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_。
小题5: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渡汉江》 ,完成文后题目。(6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小题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小题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悖人之常情,你如何理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原因是什么?(均用原文词句回答)(2分)
小题2:词的上片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