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
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昊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和_______融于一体。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词鉴赏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咏路
[宋]邹浩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①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②赤路:炎荒之路。③伊:句首语气助词。
1.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飞扬,飘扬。
1.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_____________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