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一、二句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一、二句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一、二句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次句中“涨”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两句看似无联系,实则语意相通,正因为归期难料,所以夜听秋雨,倍感孤寂凄凉。(意对即可)
(2)既写秋池雨水上涨的情景,也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伴着凄凉的秋雨而不断上涨的愁绪。(意对即可)
(3)①想象他日与妻子欢聚、共剪烛于西窗之下,述说思念之情的情景。
         ②感情:愁苦中夹杂着渴望团聚的欢乐。(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甲)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留,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甲、乙两诗都写了莲化,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那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清平乐
村 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吴音:泛指南方话。媚好:柔和动听。②翁媪(媪:ao)老公公、老婆婆。③亡赖:这里是“调皮”的意思。

 [乙]: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生些:孵出了小蚕。些:语末助词。②平冈:平坦的小山坡。③青旗:旧时酒店的青布招子。沽酒:美酒。
1、甲词中描写受到宠爱的最小的小孩躲在溪边只顾剥莲蓬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词中点明“春光所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农村生活是辛弃疾词的一个重要方面。两首词同是写农村生活,但各有侧重点。甲词侧重描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词侧重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两首词在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方面是“大同小异”的,你是否赞同?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E、“海内”即全中国;“存知己”有知心的朋友。“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邻”,即近邻。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写诗人登山所见所感,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钟”字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各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C、“齐鲁青未了”的意思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D、尾联写诗人当时登上泰山最高峰所见到的景色。
E、尾联写出了泰山的雄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起笔不凡,一个“破”字,一个“深”字让你产生怎样的阅读感受,结合诗歌写作背景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