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清平乐村 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①,白发谁家翁媪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③,溪头卧剥莲蓬。    

[甲]:清平乐村 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①,白发谁家翁媪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③,溪头卧剥莲蓬。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甲]:清平乐
村 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吴音:泛指南方话。媚好:柔和动听。②翁媪(媪:ao)老公公、老婆婆。③亡赖:这里是“调皮”的意思。

 [乙]: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生些:孵出了小蚕。些:语末助词。②平冈:平坦的小山坡。③青旗:旧时酒店的青布招子。沽酒:美酒。
1、甲词中描写受到宠爱的最小的小孩躲在溪边只顾剥莲蓬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词中点明“春光所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农村生活是辛弃疾词的一个重要方面。两首词同是写农村生活,但各有侧重点。甲词侧重描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词侧重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两首词在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方面是“大同小异”的,你是否赞同?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溪头卧莲蓬;春在溪头荠菜花。
2、两词都描绘和赞美了农村生活,但甲词侧重赞美农户的村居生活;乙词侧重赞美生机勃勃的农村春景。(意对即可)
3、“略”。

举一反三
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E、“海内”即全中国;“存知己”有知心的朋友。“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邻”,即近邻。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写诗人登山所见所感,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钟”字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各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C、“齐鲁青未了”的意思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D、尾联写诗人当时登上泰山最高峰所见到的景色。
E、尾联写出了泰山的雄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起笔不凡,一个“破”字,一个“深”字让你产生怎样的阅读感受,结合诗歌写作背景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登 飞 来 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A、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 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见日出。
C、 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 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