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率真孔子张期鹏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
率真孔子 张期鹏 |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的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的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他冷冷地对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进,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儿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大哉孔子! 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孔子的“率真”的?请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事例中,你读出了孔子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到孔子到齐国劝说齐景公的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年是孔子诞辰2562周年,届时将举行盛大的庆典,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孔子是一位率真、可爱、伟大的人。 2.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他具有政治热情、政治抱负、政治追求;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他思想纯洁、崇高,具有独立的人格;作为一个凡人,他率真、可爱,具有常人的情感。 3.希望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4.阐明了孔子具有率真的个性,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 5.示例:走进孔子,感悟圣城。 |
举一反三
阅读《人生如月》,完成后面题目。 ①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轻轻画了一道。人们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的很。渐渐地,它大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到了阴历的十五,这月便是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便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岁岁如斯。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过,无法拒绝的。 ②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本平淡的人生此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财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一级工资也常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然而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开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为缺。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人处顺境作逆境之思维,方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宫者不必因权柄在手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如此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便无骄横之风,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益。 ③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来,如月牙儿一现,如云遮残月。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沦,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月亏即有月圆,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即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志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如此面对困,必不会怨天尤人蹉跎岁月,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利忘义为虎作伥。 ④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意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无论顺逆得失,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我以为这才是智者的活法。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②段或第③段,依据该段所谈观点举一个典型事例作为论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人生是一幅画,一百个人看它就有一百种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出你对人生的感悟。 我说,人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①历史是什么? ②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态。然而它涵盖所有流失的岁月。没有人能够躲避它的剖视。就 像一个人在海洋里游泳无法摆脱海水的拥抱,你跃出海面潜入海底,海水还是要淹没你,哪怕你变成 一条飞鱼,展翅在天空滑翔,最后免不了仍会落进海里。没有人能够超越历史。 ③那么,历史是什么? ④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 ⑤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 ⑥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 ⑦一个人的生活旅程可以是一部历史。 ⑧一场战争可以是一部历史。 ⑨一场球赛可以是一部历史。 ⑩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竟会忘记它的磅礴,忘却它曾经汹涌过,呼啸过,然而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没有什么力量能将这足迹擦去。 白蚁可以将史书蛀得千疮百孔,但历史却不会因此而走样。装满精致堂皇的典籍未必是真历史。墨,可以书写真理,也可以编制谎言。谎言被重复一千次依然是谎言,真理被否定一万次终究是真理。 是的,历史是起伏的潮汐。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巅峰: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更不是历史 的倒退:落潮之后,必定会有新的潮汐。 在历史的潮汐中,个人只能是其中的一簇浪花。有人一生都想做一个冲浪者,脚踏着冲浪板, 在迭起的浪峰上做种种令人惊叹的表演。然而他们不可能永远凌驾于浪峰之上,潮头总要把他们打入 水中。而那些企图逆流而行的弄潮者,在历史前进的惊天动地的涛声中,他们的呼喊留不下一丝回声。 历史将前进,这是必然。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②段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其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⑨段安排的大致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它看得见、摸得着?举文中实例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汪金友 |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求过人,才知道求人的难堪;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得很高,策划得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炼,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有删节) 1.文章开头引用胡总书记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用现代汉语表述这句话,其大意是,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自选角度,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读万卷书”的年龄段。读书固然重要,“读万卷书”尤为可贵。但只“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这有悖于人才成长的规律。如果要你补上“行万里路”这一课,你该怎样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
率真孔子 张期鹏 |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他冷冷地对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近,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 大哉孔子! 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孔子的“率真”的?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事例中,你读出了孔子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到孔子到齐国劝说齐景公的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年是孔子诞辰2562周年,届时将举行盛大的庆典,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阅读就是阅世 汪涌豪 |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 ③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 ④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薄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⑤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 ⑥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⑦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1.文章第③段有一句话具体解说了“阅读就是阅世”,请把这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④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