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怿①传(节选)欧阳修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

桑怿①传(节选)欧阳修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桑怿传(节选)
欧阳修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授郏城尉。(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孤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铁简:狭长的铁片。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即推仆地之(绑,捆绑) B.见民避溺者(跑,逃跑)
C.怿剑及铁简(善于,擅长)D.聚其里人之(喂养)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盗不可也皆次当行,屯长
B.不使知觉辍耕垄上
C.将舟载之祭尉首
D.粟尽止当之者公子扶苏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②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小题4: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C
小题1:①桑怿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事迹大多如此类。②力量可抵过几个人,并且很有谋略。
小题1:(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仗义疏财。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D.聚其里人饲之(供养)。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A 中的两个“为”都作动词,解释为“做”。C中的两个“以”都作介词,解释为“用”。B中的第一个“之”作代词,解释为“他”;第二个“之”作动词,解释为“到”。 D中的第一个“乃”作副词,解释为“才”;第二个“乃”作“动词”解释为“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抓住“然、为”等重点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桑怿)。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桑怿“我愿意往来其中察访不法之徒”““你答应我不偷盗,现在又偷盗乡里老人的尸衣,不是你吗?”“用贿赂获得官职,非出我心,何况我贫穷无银。即使有,本来也不能那样做。”“看到百姓年成不好,会聚乡里供养他们”等方面来分析其人物形象。
举一反三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注释】①扶风平陵:地名,在今陕西省。②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州令。③永平:东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④固:班固,班超的兄长。诣:前往。校书郎:汉朝宫廷中专司校勘图书的官职。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涉时(年轻的)B.富贵,无相忘(假如)
C.不劳辱(羞耻)D.有口辩,而涉猎书传(粗略地阅读)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辍耕垄上左右皆笑
B.佣者笑应曰 有口辩,涉猎书传
C.内孝谨足下卜之鬼乎
D.取封侯杀之应陈涉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
② 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小题4:短文(二)中的班超与陈涉有什么共同点?又比陈涉多了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涉世家(14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如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小题1:下列句中横线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小题2:解释下列横线字。(4分)
(1)乃令符离人葛婴兵徇蕲以东(    )(2)将军身坚执锐(        )
(3)功为王(      )               (4)从民也(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小题4:(2分)第一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       
小题5:陈胜被拥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 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 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卜,卜者知其指意陈胜、吴广谋曰
B.陈胜、吴广皆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C.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乃丹帛曰:“陈胜王”
D.卜者知其意皆目陈胜
小题2: 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  )
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这也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B.“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吴广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极度忧虑。
C.陈胜、吴广都认为,如果“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应该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D.陈胜、吴广为发动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置书鱼腹”、“篝火狐鸣”,这表现了他们的卓越智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2分)
①皆以轊折车     败:        ②期年不   克:         
③各城九里而为垒 去:        ④南面而耳 王:         
小题2: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B.将军宜枉驾顾之
C.辍耕之垄上  D.怅恨久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2分)
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
小题4: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①,尝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②何……为:干什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2分)
有好车           ⑵意借而不敢言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意欲借不敢言
A.吾有车使人不敢借B.学不思则罔
C.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D.其家甚智其子疑邻人之父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小题4: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