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下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故事。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郁的民族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对以下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故事。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 B.法布尔的《昆虫记》以生动活泼,轻松诙谐的笔调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世界,并透 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对生命的关爱和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 C.《五猖会》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短文。它通过描述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 D.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对母爱和青春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
|
答案
D |
解析
应是“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举一反三
按提示填空。(4分) 读鲁迅的文章虽有难度,但我们常感动于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了《鲁迅自传》,我们敬佩他为了拯救国民而作出___ _的正确选择;针对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认为“中国人已失掉自信力”的谬论,他挥笔如刀,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以“ ”为雄辩,列举大量事实有力地加以批驳;至于《故乡》中的闰土从聪明勇敢的“少年英雄”变成苍老迟钝的“ ”、杨二嫂由“ ”尖酸刻薄的“圆规”,作者为他们感到痛惜,给予同情。 |
曹刿论战(9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1)小惠未徧( ) (2)小大之狱( ) (3)公将鼓之( ) 小题2: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与“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皆以美于徐公 | B.万钟于我何加焉 | 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题4:本文写到曹刿与鲁庄公论战时,多处运用对比,请找出一例来,分析这样写的好处。(2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左传》旧传为 (朝代)末年鲁国史官 (人名)所撰。(1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又何间焉( ) ②小惠未徧( )③小大之狱( ) ④望其旗靡( ) 小题3: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 小题4: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 小题5: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 |
文言文阅读。(12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其境过清 |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策之不以其道 |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小题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客谢之 谢: ②监试者异之 异: ③窃为郡内忧之 窃: ④以病去 去: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 (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 刘崧,字子高,泰和人。旧名楚。家贫力学,寒无垆火,手皲裂而钞①录不辍。崧幼博学,天性廉慎。兄弟三人共居一茆②屋,有田五十亩。及贵③,无所增益。十年一布被,鼠伤,始易之,仍葺④以衣其子。居官未尝以家累⑤自随。之任北平,携一童往,至则遣还。晡⑥时吏退,孤灯读书,往往达旦。善为诗,豫章人宗之为《西江派》云。 (选自《明史·刘崧传》) 【注释】①钞:通“抄”。②茆(máo):通“茅”。③贵:指地位高,也指做官。④葺:修。⑤家累:家属。⑥晡(bū):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手皲裂而钞录不辍A.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 B.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 C.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 D.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2分) (1)易( ) (2)旦( ) 小题3:本文重点写了刘崧为官后的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分) 小题4:联系全文,归纳刘崧的性格品行。 (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