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仲淹掌学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 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仲淹掌学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 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 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小题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训 督 学 者 皆 有 法 度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多所教也(他,范仲淹 )B.见有先寝者,之( 责问 )
C.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之(为了)D.夜课诸生,读书食(睡眠、 饮食)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
小题4:范仲淹受晏殊之请,在管理学校时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4分)
答案

小题1:训 督 学 者/ 皆 有 法 度
小题1:C
小题1:(范仲淹)拟好题目让学生学生写文章,一定自己先写一篇,想了解题目的难易程度。
小题1:(1)勤劳恭谨,以身先之;(2)读书寝食,皆立时刻;(3)惩罚懒惰者;(4)出题作赋,先自为之。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文意,然后标出。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然后辨析各个选项。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理解文意,把握关键词句即可。
举一反三
《曹刿论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又何焉   ②牺牲玉帛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苏轼的两篇作品,完成下面题目。(9分)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2 分)
(l) 左牵,右攀苍(    )       (2)无与为乐者(    )
小题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千骑 /卷平冈B.酒酣胸胆尚 / 开张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小题3:请写出《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苏轼渴望重新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l 分)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境界开阔,表达爱国热情;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到了“月”,甲篇“会挽雕弓如满月”,表现了诗人***敌报国的英雄气概;乙篇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天狼”指天狼星;乙中的“闲人”指悠闲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游记,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强项令》回答问题。(11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厦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平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字词。(4分)
(1)后特征为洛阳令  特征:             (2)而纵奴***良人  良人:             
(3)使宣叩头谢主   谢:               (4)大言数主之失   数:               
2、翻译句子。(3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最能体现董萱的性格,从这段中可看出董萱具有什么精神?(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14分)
景公使烛邹主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之。公曰:“勿***,寡人闻命矣。”
【注释】①主鸟:主管养鸟。 ②弋:此处指射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景公弋    (       )         ②而之      (       )
使诸侯闻之 (       )         ④以吾君鸟而轻士 (        )
小题2:下列句中与“使吾君以鸟之故***人”中“以”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必得躬历山川 (《治水必躬亲》)B.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全石为底(《小石潭记》)D.何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使吾君以鸟之故***人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数烛邹罪已毕,请***之。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小题5:你认为选文中的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隋主尝怒①一郎②,于殿前笞之。谏议大夫③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帝不顾。行本于是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因置笏④于地而退。帝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注释】①怒:责备。②一郎:一位官员。③谏议大夫:官职名称。④笏(hù):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捧在前面,用于记录向皇上上奏的有关内容。
小题1:.解释上文中划线字。(4分)
(1)此人清  素(        )    
(2)岂轻臣而不顾也  得(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皇帝收敛了怒容感谢他,随后恢复了所鞭打的人的职位。
B.皇帝收敛了怒容感谢他,随后原谅了所鞭打的那个人。
C.皇帝收敛了怒容向他道歉,随后原谅了所鞭打的那个人。
D.皇帝收敛了怒容向他道歉,随后恢复了所鞭打的人的职位。
小题3:.从文中看,刘行本要求隋主宽容部下的直接原因是                    (2分)(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4:.从刘行本进谏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