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8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

(三)(8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8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鱼之乐也                                ②知鱼之乐         
小题2:下面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游濠梁之上今有人B.非鱼固非鱼也
C.我知濠上也辍耕垄上D.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得其船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小题4: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2分)
答案

小题1:①这,这是②怎么
小题1:C
小题1: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倒装句1分,“游”、“梁”各0.5分)
小题1:(1)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2)示例:惠子:好辩、重分析、理性、寻根究底、重知识探讨、逻辑家……庄子:智辩、重观赏、持艺术心态、艺术家……(各写出其中一个或意近的词语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四)承宫樵薪苦学(8分)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小题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1)少,年八岁
A.幼年死去父亲   B.孤独,孤单    C.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D.辜负
(2)通其经
A.田间水沟    B.成就,顺利地做到    C.于是,就    D.终,竟,终于
小题2: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因忘其猪/而听经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C.见/而欲笞之D.门下生/共禁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小题4: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作答)?承宫最突出的品质又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李疑尚义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①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屎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②以货,遣归。人于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注:①踵:走到。②赆:赠送的财物或路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怠之,弗(舍弃)B.我不幸疾矣(遭受)
C.疑许诺,就坐(邀请)D.其数而封识之(记录)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李疑以尚义名时不求闻达诸侯
B.躬煮糜炼药山峦晴雪所洗
C.二子米馈,却弗受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籍其数封识之则名微众寡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
(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小题4:.结合文章材料,试分析李疑其人性格特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
乞者王翁传 [明末清初]徐芳
洒口王翁,尝行乞至拏口陈长者家。有顷户启,一小鬟捧盆水,向外倾洒去。有声铿然,视之,金钏也。翁大喜,复念此钏必主妇洗妆置盆中,而鬟不知,倘主妇索钏不得,而疑鬟盗,或挞之急。吾贫人,横得重资,未必能享,而贻鬟累,以至不测,大不祥。遂留以待。久之,微闻户内喧声,似有所诃责。斯须,前鬟出,流血被面,望溪便掷。翁急前,持抱问故。鬟掷愈力,曰:“主妇失钏,而枉予盗。予何处得钏?与挞死,宁溺死!”翁曰:“然钏在,毋恐。”乃出诸袖中,俾持入,且曰:“待子于此久矣。”鬟入报,主妇以为谩,遣童出问翁,具以实对。
事闻长者,长者曰:“世安得有此人?”亟召入,居然壮男子也。因问:“若能为我任奔走乎?”对曰:“幸甚!”于是使司门户稽察,辄胜任。则又使出入市贾,征责租课,又辄称。长者知翁可任,益亲爱,待以家人礼,诸钱谷会计之重要者,悉以寄之。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4分)                                              
①复此钏必主妇洗妆置盆中(     )②鬟入报,主妇以为  (      )
③世得有此人(       )           ④悉以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则又使出入市贾,征责租课,又辄称。译文:                               
小题3:、请结合文中材料,对王翁这一人物做出评价?(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 (8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2分)
我之死        ▲              ②一朔东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A.河曲智叟亡B.或为死,或以为亡
C.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何战?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小题4:.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四)刘伶病酒 (8分)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③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⑥,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解】①刘伶:魏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闻名。 ②捐:倒掉。  ③摄生:养生。④祝:祷告。⑤名:通“命”。⑥斛:音hú(胡),量器名,一斛为十斗。 ⑦酲:音chéng,因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⑧隗:通“颓”。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酒肉——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B.涕泣曰——扶苏以数
C.隗已醉矣——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D.供酒肉神前——所欲有甚生者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小题4:.上文中刘伶的故事对我们求学、处事和为人有何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