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4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4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4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 奇 ,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於治平也,弗难矣
【注释】①俦(chóu):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去国怀乡 去()B.至若春和景明 景()
C.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 名()D.去其所阙阙()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至则无可用B.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
C.而未言其所不足/学而不思则罔D.有其故焉/且焉置土石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小题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                      
小题5:.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甲文先写登岳阳楼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B.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C.乙文中,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听旁人的讲述,从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景。
D.乙文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写峡山寺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议论。
小题6:.【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虽不同,但都会给人一定的启发,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答案

小题1:
(2分)A.云:离开 B.景:日光 C.名:出名;著名 D.阙:同“缺”,指缺点
小题1:(2分)C
小题1:(2分)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小题1:(3分)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把湖面上浮动的光比作跳跃的黄金,把静静的月影比成沉入水中的玉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波时水面的月光和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给人以美的享受;结构上整齐对称,内容上互相对照,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小题1:(2分)C
小题1:(3分)如选甲文,扣住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情怀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来回答;如选乙文,扣住任何事物和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或选拔人才必须去其所短,用其所长的观点来回答,需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展开,语言通畅。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康照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骆。,必携书一本,观玩不已。人 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⑧,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 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风月繁华之述备矣,明我斋③读而羡之。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注释1驺. (zou):古代养马驾车的官,这里指马匹。②不相中(zhòng):不合。③明我斋:人的名号。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观玩不已(       )②风月繁华之述备矣(       )
小题2:.曹练亭拥八驺而出,手不释卷非为学,请谈谈他携书的用意是什么?(2分)
小题3:.选文着重刻画了曹练亭为人所重的形象,尤其他对待陈鹏年的做法更令人称道,从这件事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3-5题。(11分)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小题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①啖粥而读        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      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每以天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         》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10分)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物略不相睹(一点儿)B.吴儿善泅者数百(善于)
C.随波而逝(消失)D.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高)
小题2:.下列与“溯迎而上”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广起,夺而***尉B.而山不加增
C.泉香而酒洌D.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这句话。(2分)
小题4:.概括选文中描写浙江之潮的几个场面,并说说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⑤进达:举荐人才。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后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
C.权遂舍之 遂:于是
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小题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休到,大破之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吾欲之南海
D.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题3:.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小题4: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2)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