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节选)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木兰诗(节选)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概述这两段文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木兰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郭:外城。 B.不用:没有用。 C.愿:希望。 D.著:穿。 4.找出选段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面句子。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出门看火伙,火伴皆惊忙。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7.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文中①句通过父母姊弟各自符合性别、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来描写家中的__________气氛,②句通过木兰一连串的____________,表现她归来后的_________心情。 |
答案
1.写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家人团聚。 2.不图功名利禄、热爱家乡、热爱亲人 3.B 4.“帖”通“贴”,“火”通“伙”。 5.记功很多次,赏赐很多很多的财物。 6.AD 7.排比、对偶 欢乐 动作 喜不自禁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________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扶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在语段空格处,应填写的关于时间的词语是____。再写一个这个词的同义词_______。 2、指出下列字词的古今义。 虽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名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粗字。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 ) (2)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什么情态?它是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的“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孙权劝学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 (3)见往事耳___________ (4)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联系你的体会,说说读书的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伤仲永(节选)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1)父异焉________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__ (3)邑人奇之_____________ (4)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 (5)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不使学”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③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①魏文侯:名魏斯,魏国的国君。“文”是其谥号。乐(yuè)羊:人名。中山:战国时代的小国,在今河北省正定县。②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击:魏击,后继承君位,即魏武侯。③趋:礼貌性的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1)解释下列加粗字在文中的含义。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___________ ②我何如主___________ ③向者任座之言直___________ ④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以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文侯对待任座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1~6题。 |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1.解释加粗的词语。 (1)蹴尔而与之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_________ (4)其弟子谏曰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