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链接。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清   徐珂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

阅读链接。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清   徐珂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链接。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清   徐珂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  
1、文中对加粗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何,其友亡。      
(2)且父未尝我也。   
A、(1)wáng     逃亡 (2)y ì     语言  
B、(1)wú         不  (2)yù     告诉  
C、(1)wú        不  (2)yù      词语   
D、(1)wáng    死亡板  (2)yù    语句
2、下面加粗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友某以千金寄,不立劵。之:他     
B、安有寄千金无劵者?而:却           
C、父未尝语我也。且:将               
D、而翁知我,不语郎君。故:所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辇而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1)守信用,重情谊。(2)最终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  
4、例一:需要。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往来中最重要的是讲信誉,只有“重诺责,敦风义”,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经济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例二:不需要。追求最高利益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而“重诺责,敦风义”是次要的。  
(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文《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乙文《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①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②吕蒙,三国东吴名将。③当涂:当权。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⑤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⑥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⑦即:就。
1、解释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
(1)在相位者多龌龊默(           )   
(2)次日政(           )
(3)当涉猎(           )              
(4)鲁肃过寻阳(           )
2、翻译文中划线的两句话。
(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普》一文围绕哪句话来表现赵普的精神品质?结合甲乙两文,具体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要求至少列举2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táng 同“糖”。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原礼心异之,问其(旧的)        
B、走而之曰(忠告)
C、戴原礼至京(曾经)                     
D、偶一求药者既(回去)  
2、下面“之”的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走而告之
A、我欲之楚                      
B、学而时习之 
C、此非楚之路也              
D、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  
3、下面翻译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句子: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A、原礼心中很诧异,询问他原因。      
B、原礼心中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询问他原因。
C、原礼心中很诧异,询问其中的原因。           
D、原礼心中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询问其中的原因。  
4、下列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医家”是一位好心的人,但又是一位贻笑大方的人。
B、来“医家”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医家”应接不暇。
C、“医家”不识字,不懂装懂,胡乱用药,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D、戴原礼很欣赏这位有医德,善用“古方”,医术高超的“医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
  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面加框词在文中的意思。
(1)神寒骨(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3)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4)悄怆幽邃(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加粗词含义。
(1)山岳形 (        )             
(2)暮冥冥 (        )  
(3)把酒风 (        )             
(4)予古仁人之心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文章第3、4段,试分析迁客***人登楼时“悲”“喜”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醉翁亭记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无丝竹之乱耳    
C、曝沙之鸟     
D、渔人甚异之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类的项是(  )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B、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C、水落而石出者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 翻译下列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