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对下面文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2、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便要还家 要:_____________ (2)欣然规往 规: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郡太守遣人寻向所志,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 ),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写所缺的语句。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C.不可久居(居住) D.影布石上(映)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 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怡然不动(y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_ ②良多趣味 良____________ ③俶而远逝 逝____________ ④斗折蛇行 斗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__________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
小石潭记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上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和韩愈、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文学观点比较接近,都主张实用,反对骈体,因而并称为_________;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八篇,合称为《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水尤清洌_________ (2)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 (3)斗折蛇行_________ (4)佁然不动_________ 3、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如果你能与作者面对面,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____ ③妻子不觌 妻子____________ ④未尝不与书俱 未尝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何陋之有 B、渔人甚异之 C、能以径寸之木 D、乃引客就观之 4.阅读甲文填空: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5.用原文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______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_______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来表达。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