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其①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②也,中山刘梦得禹锡③亦在遣中,当诣播州④。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⑤,无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其①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②也,中山刘梦得禹锡③亦在遣中,当诣播州④。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⑤,无辞

题型:江西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选自《韩昌黎文集》)
【注释】①其:指柳宗元,字子厚。②柳宗元曾与刘禹锡等参加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召回,又被谗再谪柳州刺史。③禹锡:字梦得,参加革新失败后与柳宗元等八人同被斥,贬为郎州司马,后迁任连州刺史。④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⑤穷:偏僻的地方。⑥无辞以白其大人:这里指无法向他的母亲大人开口说这件事。⑦拜疏:上书皇帝。⑧重:再次。
1、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
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①诣:___________
②俱:___________
③易: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知道刘禹锡被贬到播州后,柳宗元有什么行为?(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文中有关语句,简要评价柳宗元的为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2、①前往到,去②都,一起③交换
3、梦得的母亲还健在,我不忍心他去这么偏远的地方。
4、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5、“愿以柳易播”、“死不恨”表现了柳的高尚人品,利人苦己,不计得失的节义。
举一反三
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对文中加粗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人:战国时屈原作(离***),因此后世称诗人为***人。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粗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
B.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C.前人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之心
3.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4.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古文阅读与感悟。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庞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
1、上面的选文中,有四个字与原文不符,找出来,并改正:
文中错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
正确写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空缺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4、解释下列划线加粗的字。
A、者歌于途__________
B、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__________
C、则有国怀乡__________
D、而或长烟空__________
E、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__________
F、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对句子或段落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前句写无风时水面的月影,后句写微风时水面的月光)
B、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前句写天空乌云密布,后句写湖面昏暗阴沉)
C、第(4)段写太守醉游琅琊山的情形,是生动的“风习画”。
D.第(4)段作者极写游客之乐,侧面显示政治清明,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深了一层。
7、选出解释不准确的一项(   )
A、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互错杂。
B、山肴野蔌:在山中,在野外所做的美味食物。
C、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搀着走。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D、“霏霏、冥冥、郁郁、洋洋”的意思分别是:纷纷飘落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非常高兴的样子。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这两篇文章都是宋代文学家的作品,并且都写于庆历六年,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这两篇文章在景物描写上,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9、岳阳楼、醉翁亭风景旅游区管理处,要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醉翁亭简介”,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诗文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任选其一,不超过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甘肃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问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神、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自枉屈(   )
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
④以其咎(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看,“陛下”怎样做才是“深追先帝遗诏”?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弗之怠                         怠____________
(2)送之                         走____________
(3)未尝稍降辞色              色____________
(4)其欣悦                     俟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家(的)
B、弗怠(指代抄书)
C、走送(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道(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读书佐酒
元    陆友仁 

  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
  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饮酒                                            好___________
(2)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闻___________
(3)遽掌曰                                        抚___________
(4)此天以陛下                                 授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斗为率(把、用)
B、击不中(指代副车)
C、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