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喜雨亭记(节选)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

文言文阅读。喜雨亭记(节选)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喜雨亭记(节选)
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①忭(biàn)欢乐。②荐饥:连年饥荒。③二三子:你们。④优游:悠闲自得。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
②既而弥月不(   )
③以客而告之(   )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始治官舍,为亭堂之北  每自比管仲、乐毅
B、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阳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垄上
C、忧者乐,病者以愈    不物喜,不以己悲
D、越三月,乙卯雨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入见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_________》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
答案
1、①第二年 ②下雨 ③通“嘱”,劝酒
2、C
3、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意对即可)
4、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
举一反三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乙】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
【注释】①〔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②〔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户人家。③〔交衢间〕指路边。④〔雷辊(ɡǔn)电霍〕雷鸣电闪。⑤〔布席〕安设筵席。⑥〔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⑦〔妍媸(chī)〕美和丑。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⑨〔属(zhǔ)而和(hè)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⑩〔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髻鬟之始也(梳掠)
B.风力虽尚(猛,强有力)
C.数十人而已(得到)
D.虎丘去城七八里(大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时冰皮始解 告之
B.罍歌者   一人缓拍
C.竟歌喉相斗 属予作文记之
D.郊田外   齐国美丽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理解。
(1)甲文写______景,以________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___________的热闹场面。
(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觥筹交错     交错:___________
②游人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云归岩穴暝  ②人不知不愠
B.①山间之四时  ②夫战,勇气
C.①负者歌途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D.①禽鸟知山林乐 ②辍耕垄上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4.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之者谁(   )
(2)野发而幽香(   )
(3)朝而往,而归(   )
(4)者胜(   )
2、下列加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亭谁(的人)
B、山间四时也(的)
C、行者休树(从)
D、颓然乎间者(他们,他们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
(2)日无聊(   )
(3)元用强记(   )
(4)取纸追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每假借藏书之家 于:________
(2)同舍生皆绮绣  被:________
(3)白玉之环    腰:________
(4)媵人持沃灌   汤: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