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幕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注]①无:同“莫”。没有人,没有谁。②汲汲:心情迫切、急于求得的样子。③版:名籍,名册。④曲:邪恶。
1.解释下面加粗字词的含义。
(1)朝夕阴________
(2)长烟空________
(3)于一官使言之________
(4)而不为身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1)A.概括甲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概括乙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甲文中能表现做人(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B.乙文中能表现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日光;(2)全;(3)聚(集),集中;(4)谋划(打算)
2.(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后来的人将会逐个指着他们的姓名,议论他们说:某人忠诚,某人奸诈,某人正直,某人邪恶、
3.(1)A.说明作记的缘由(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B.写出(谏院)题名的由来和意义。
   (2)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可);B.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斯人________________
(2)或异二者之__________
(3)由此不用____________
(4)言侂胄用兵事________
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乙文中表现杨万里宁可不做官也不屈从恶势力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中杨万里和范仲淹的共同点。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乙]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好(hào):喜欢。弋(yì):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
②烛邹:人名。亡:逃。③闻命:接受教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吾固不杀人(   )
(2)公输盘不(   )
(3)使烛邹鸟而亡之(   )
(4)于是召而之公前(   )
2.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宋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子是怎样折服公输盘的?从中发现墨子的什么进步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是如何谏杀烛邹的?从中可见晏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总结阅读[甲]、[乙]两文获得的“劝说”方面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内蒙古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忧患
B.从乡之先达执经问 叩:叩头
C.同舍生皆绮绣   被:通“披”,穿
D.白玉之环     腰:腰上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
A.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B.当余从师也      时人莫许也
C.盖余之勤艰若此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足肤皲裂不知     鸣之不能通其意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中的“嗜学”是文章的中心词,全文围绕它层层展开。
B.宋濂写自己求学的艰苦是想用自己的例子来训斥马生学习不用功。
C.选文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叙述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后辈努力学习,读来情感恳切,语重心长。
D.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无书、无师的困难,他自己创造条件克服了这些困难,获得了知识。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冕字元章,绍兴诸暨人也。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少即好学,通《春秋》诸传。尝一试进士举不弟,即焚所为文,益读兵法,有当世大略。着高檐帽,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击木剑,行歌会稽市;或骑黄牛,持《汉书》以读。人或以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爱重之,为拜其母。王后为江浙检校,元章往谒,衣敝,履不完,足指践地。王公深念,遗草履一缅,讽使就吏禄。笑不言,置其履而去。
  时高邮申屠公炯,新任绍兴理官,过武林,问交于王公,公曰:“越多传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于俗,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炯至,即遣吏以自通。元章曰:“我不识申屠公,所问者他王先生耳。”谢不与见。炯既重王公,且奇其为人,进谒礼益恭。以白于其大尹宋公子章,具书币,制冠服,俱造其庐以请。元章为之强起,入黉舍,讲授岁余。会他官礼待不如意,乃为书谢申屠公,东游吴。(选自《历代笔记小说选》)
[注]:①弟:“第”,科举时代士人应试合格。②讽:婉言相劝。③黉:古代的学校。
1.解释下面加粗词的含义。
一试进士举不弟 尝(   )
他官礼待不如意 会(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意思。
乃为书谢申屠公,东游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以选文所举之例,分析王冕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野有麦场____________
⑵一狼其中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刀劈狼首    先帝不臣卑鄙
B.其一犬坐前   皆以美徐公
C.而两狼并驱如故 鸣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下   安陵君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